北京3·17樓市新政的沖擊波正在形成。3月17日北京出臺樓市調控新政,實施“認房又認貸”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%。記者調查了解到,新政之下,投資客撤離,中介帶看量減少。
有投資者打消“撬杠桿”投資計劃
“我目前名下這套房值500多萬,原本考慮賣后拿300多萬去撬動1000萬的房子,手頭再留個200萬,足夠撬好多年銀行貸款。新政一出,我只能放棄這一念頭。”王丹(化名)說。
2014年底,王丹在家人支持下,在北京舊宮購置一套二手房,90平總價220萬左右。想著減輕些貸款壓力,她選擇了高首付、低貸款,首付160多萬,用公積金貸款60多萬,每月還4000元。
2年后,這套房已升值至500多萬。眼看著房價一路高漲,王丹萌發了賣房、重新買房“撬杠桿”的打算,“我純粹是投資客心理,考慮將房子慢慢換至市中心,面積大小倒不在意。”
新政出臺前,王丹已準備將名下公積金貸款全部還清(這樣原來房子賣掉,貸款也還清的話本次新政出臺前再買會被認定為首套房),也已看好豐臺西二環附近一新房項目,100多平,總價1100萬,按原來首套房35%的標準,首付400萬,手上預留100萬,用于每月還房款。
“等十八個月左右,新房房產證下來后,我就可以往外賣。這個項目地段擺在那,開盤后預計三年內能達12萬,上漲幅度肯定比現在住的房子要大。”王丹表示。
然而,王丹未等到該項目開盤,等來的卻是樓市新政。北京“認房又認貸”的新一輪樓市新政,從3月18日開始執行,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擁有一套住房,以及在本市無住房但有房貸記錄的,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調為60%以上,且住房貸款的最長期限縮短為25年。這意味著,王丹將公積金貸款還清也屬二套房,首付比例從預期的35%提高到60%。
“新政還是有作用的,把我這類投資人群擋外頭了。”王丹無奈地表示,新政出臺后,她完全打消了換房的念頭。500萬拿出300萬去買房,也只能買到500萬左右的房子,跟目前所住房子沒太大區別,而如果將500萬全部用于換房,則還貸壓力太大,“60%的首付怎么都不劃算”。
政策因素不僅影響了王丹這類投資人群,也影響了改善型需求。新一輪調控政策,讓王先生的購房計劃戛然而止。新政前,王先生準備將名下玉海園一兩居室賣掉,打算購入同一小區一套三居室。本次新政后由于有貸款記錄,跟王丹一樣,首付比例從35%變成60%,他也便打消了換房的念頭。
對此,亞豪機構市場研究部總監郭毅認為,認房又認貸新政后,很多購房者被“二套”,造成支付能力不足以支付被增加的首付,很多購房者已經不具備購房能力,這對于整體購房需求的打壓起到一個非常明顯的作用,最近一段時間,新房、二手房成交量都會有所下行。
中介機構:帶看量、成交量有所減少
北京認房又認貸樓市新政,導致購房需求減少,這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。
記者走訪中介時發現,目前一些中介門店的看房量確實有所影響,新政之前不少想換房的,現在被“二套房”了。一中介門店經理表示,“房價方面短期內市場不會有大的波動,甚至不會降價,只是平穩。如果賣不動,一些業主表示就先不賣,等過一段時間再看。”
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,某業內人士表示,考慮到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場70%以上為換房群體,“認房認貸”嚴格了首套標準,換房群體“先賣后買”也被界定為二套,首付為60%(普宅)或80%(非普),首付門檻的大幅增加,可能帶來滿足首付的群體占比減少,這使已成交但未網簽的群體面臨違約風險,另一方面,也使換房成本明顯增加,“新政后帶看量和成交量已明顯減少。調研也顯示業主和客戶的觀望情緒都明顯增加,預計市場會面臨一段時間的成交量回調。”他表示。
房天下司智認為,由于北京市場已進入存量房階段,且相當比例的交易是連環單,所以對換房業主壓力較大,會導致低總價房源減少。高總價和高單價瘋狂炒作的房源,尤其是2000萬以上高總價學區住房、遠郊別墅等房源,價格將出現回落。
不過,該業內人士認為,由于前期房源消耗較多,業主擔心買不到合適的新房而不敢賣,處于可隨時簽約狀態的房源相對較少。目前供需缺口仍然存在,北京可售房源量持續下降的趨勢并沒有扭轉,且處于歷史較低水平。